热浪来袭!福建进入“烧烤季”,7月还有两个台风要来……
今天在烈日下暴走的你有木有被晒化
凶猛的热浪
烈日的豪情
夏天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的
或者是这样的
如果可以,我更希望是这样
心疼咱们福建人!
因为……
夏季炎热榜重新发榜
此前,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,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,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,综合分析的结果是,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:重庆、福州、杭州、南昌、长沙、武汉、西安、南京、合肥、南宁。
反正小新已经变成这样了:
看了天气预报,
内心更加绝望,
福州未来几天
天天与太阳为伴...
好!!!热!!!
一年一度的“火炉烧烤”要来了!
近几天副热带高压牢牢地掌控了榕城,天气热得不要不要的,加上眼下已经进入了24节气中的小暑节气,我们向炎热又迈进了一步。
正所谓: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未来的日子晴热高温仍是常态。
未来三天,天气以多云到阴为主,降水微弱,仅午后到夜里局地有阵雨或雷阵雨。不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福州市区、闽清、闽侯、永泰和其余县市的局部将有35~36℃的高温天气,请注意防暑防晒!
而且除了高温,台风还要来!
眼下福建省雨季已结束
接着,我们将迎来台!风!季!
福建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
今夏登陆或影响福建台风预计有4个~5个。
其中,7月2个、8月1个~2个、9月及以后2个。
据卫星监测显示,目前南海和太平洋上空热带云团较为活跃,未来或发展出台风胚胎,气象部门将密切关注。
接下来
小新要告诉大家一个消息!
下周,我们就将进入三伏天
而且今年的三伏天是加强版的三伏天!
所谓的加强版三伏天
就是三伏天长达40天
初伏:2017-07-12至2017-07-21(10天)
中伏:2017-07-22至2017-08-10(20天)
末伏:2017-08-11至2017-08-20(10天)
三伏天很热,但好消息就是
冬病夏治的周期也随之更长
何谓“冬病夏治”?不少人每到寒冷的冬天,身上的老毛病就会突然发作或加重,如呼吸道感染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咳嗽、慢性咽炎和过敏性鼻炎、冻疮、肩周炎、风湿性筋骨痛等等。但夏天一到来,这些患者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。在临床上,一般将这类冬季易于发作或加重的疾病俗称为“冬病”。
三伏天期间,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,体内的凝寒之气则处于易解的状态,这时配合使用补虚助阳的药物戴温里散寒的药物,最容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。
在三伏天治疗“冬病”,不但可趁“伏天”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积的寒邪宿疾,还有助体质虚寒者调节和补充体内亏损的阳气,提高免疫能力,增强机体在一年四季的抗病能力。
“三伏天”吃什么好?
第一谷:薏米
推荐理由: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,又有抗癌作用。盛夏时节很多人都会“伤暑”,吃些薏米粥,可以起到治湿痹、利肠胃、消水肿、健脾益胃的作用。
第一鲜:鲤鱼
推荐理由:夏季适当喝些鲤鱼汤,有助于祛湿开胃、利水消肿。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,鲤鱼富含优质蛋白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极易被消化吸收,包括儿童、孕妇、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。
第一菌:木耳
推荐理由:木耳味甘、性平,归胃、大肠经;具有益气、润肺、补脑、轻身、凉血等功效;木耳有“血管清道夫”之称,夏天多吃点黑木耳,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,另一方面有凉血、增加食欲之效。
第一肉:鸭肉
推荐理由:四季之中,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。俗话说得好:“防苦夏多吃鸭。”鸭肉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,而且能防治疾病。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,体质虚弱、食欲不振、发热、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。
第一菜:黄瓜
推荐理由: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,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,过多出汗,造成气虚,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、消化不良。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、除烦解暑、清热泻火、排毒通便。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,它含水量高,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,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。
第一饮:酸梅汤
推荐理由: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、山楂、桂花、甘草、冰糖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梅实采半黄者,以烟熏之为乌梅。”该汤消食合中,行气散淤,生津止渴,收敛肺气,除烦安神,常饮可祛病除疾、保健强身,。
第一瓜:西瓜
推荐理由: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:“热天吃西瓜,不用把药抓。”西瓜性寒,味甘,归心、胃、膀胱经,具有清热解暑、生津止渴、利尿除烦的功效,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。
第一粥:绿豆粥
推荐理由:绿豆有“食中佳品,济世食谷”之美称。在炎炎夏日,绿豆粥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。绿豆亦食亦药,可用以清热解毒、消暑、利水,治暑热烦渴、水肿等。不过应注意,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,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,会出现腹痛腹泻,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,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、牙龈肿痛等症状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来源:《现场》、福州晚报、福州气象、厦门日报、新浪微博、新华网、福建气象